纷飞的蒲公英

051.jpg

科学原理

通过传感器传输,多媒体画面呈现出蒲公英顺风飞舞的景象。屏幕画面上是一颗饱满的蒲公英,小朋友对准风速传感器轻轻一吹,蒲公英的种子便在大屏幕上出现满天飞舞的景象。

操作说明

通过传感器传输,多媒体画面呈现出蒲公英顺风飞舞的景象。屏幕画面上是一颗饱满的蒲公英,小朋友对准风速传感器轻轻一吹,蒲公英的种子便在大屏幕上出现满天飞舞的景象。

2

扩展阅读

左右3D立体画

科学原理 立体画,又称三维立体画,可以将任意一幅平面的图画转换成具有3D效果的立体画。人眼观察物体能显现出立体图像,是由于两眼相距一定距离,光线从物体上反射进眼中形成物像,这便是人眼成像的原理。当观察物体时,左右眼各自从不同角度观察,形成两眼视觉上的差异“像差”,反映到大脑中便产生远近感和层次感的三度空间立体影像。

纳米瓷盘

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强度、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,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许多不足,并对材料的力学、电学、热学、磁学、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,为替代工程陶瓷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。

锥体运动

由于锥体和轨道的特殊形状:两条轨道是一头高一头低的,而且高端距离大,低端距离小;滚动的是双圆锥体,并且轨道是八字形排列。轨道高端间距大,锥体落在双杆中间时重心相对较低;而低端间距小,锥体在低端被双杆支起重心比在高端时还要高。任何物体在重力场中因受到重力的作用,都有降低其重心位置求稳定的规律。从表面上看,锥体是从低处向高处运动,其实锥体的重心却是从高处向低处变化的。 操作说明 1.转动转盘,将导轨低端间距调整到最大,观看锥体运动; 2.转动转盘,将导轨低端间距调整到最小,观看锥体运动。

调焦透镜

科学原理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,可以传输和折射光线、汇聚或发散光束,能够使小的物体呈现在屏幕上方便于观看。呈现在屏幕上的图像的大小取决于从透镜到光源的距离,即透镜的焦距。 操作说明 1. 按下按钮,开启光源; 2. 观察屏幕上的图像; 3. 移动、组合各个透镜来引导光线,尝试调出清晰的图像; 4. 了解成像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。

针幕

针幕模板上装有几万根圆头小针,参与者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去接触针幕,观看针幕上留下的身体轮廓图案。针幕是利用图形像素的原理,将图案或者文字通过每根针(像素点)的排布(空间位置变化)来组成,我们常用的手机相机就是应用了这个原理,像素越高,照片就会越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