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视与近视

13远视与近视01.jpg

科学原理:

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,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。视网膜上的物像应该是倒立的。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都是正立的。这个与“经验规律”发生冲突的问题,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。远视是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;近视是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。

操作说明:

1.转动转盘切换“晶状体”,通过按钮切换“近景”、“远景”;观察不同“晶状体”在眼球上的成像有什么区别?

2.点击屏幕上的按钮进行选择,缓慢移动滑竿位置,看视网膜上的图像有怎样的变化?


0

扩展阅读

走进鼻腔

科学原理 鼻子既是嗅觉器官,又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,还是辅助发音器官,它分外鼻,鼻腔和鼻窦三部分,外鼻分为骨部和软骨部,外被皮肤,内覆粘膜.鼻腔是由骨和软骨围成的腔,内衬粘膜,并被鼻中隔分为两半,其中鼻毛能过滤和净化空气,鼻窦是鼻腔内的含气空腔,共有4对,它能温暖与湿润空气,并对声音产生共鸣. 操作说明 一个大鼻子模型邀请孩子们进入并从内部对鼻子进行探索。解剖的鼻子清晰可见,鼻子的一些特点像粘液、鼻毛和鼻腔,以及它们的感觉和目的通过信息图来解释。

视觉暂留

科学原理: 动画是将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艺术。实现由静止到动态,主要是靠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。人的眼睛对外界事物成像的反应是有一定速度的,其对于光少于0.1秒的瞬时停留感觉是迟钝的,当两个不连续图像以大于0.1秒的速度在人的眼前出现时,人的眼睛无法区别二者的运动速度,就会认为这两个图像是连续的。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,人们发明了电影、电视和各类显示器件。 操作说明: 用手轻轻转动圆筒,从筒的狭缝处观看筒内图案。

螺旋滑梯

通过弯曲管道,小朋友从上面滑落下来,充满乐趣。

捕蝇草

科学原理 食虫植物是指具有吸引、捕获、杀死并消化昆虫或其他动物的能力的植物。捕蝇草便是其中的一种,其叶片上长有许多细小的触角。一旦有物体碰到捕蝇草,叶片会自动收拢并将外来物体包夹于其中。该类植物有500多个不同的种类,其食性从昆虫到微小水生有机体,不一而足。 操作说明 展项通过机电配合的方式,将著名的食虫植物捕蝇草的捕食过程展示在小朋友的面前。1.小朋友用手触摸叶片中间部位,体会一下植物是怎样吃掉昆虫的。过几秒钟,叶片打开,小朋友们再将手收回来;2.观看多媒体视频,了解捕蝇草是如何捕食小昆虫的。

兔子的家

展项通过假山、洞穴及多媒体技术相结合,让小朋友对“狡兔三窟”有更直观的了解。野兔通常会选择温润隐蔽的地方建窝,一个兔子的窝通常会有多个出口,相隔几米远,既可以方便自己的出入,又能保持空气流通,还能躲避敌人的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