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的减色法

115.jpg

科学原理

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,呈现另一种颜色的成色方法称为减色法。色料或物体成色是因为吸收(或减去)了白光中的某些色光。色料混合时,因每种色料在混合前均减去了白光中的某些色光,混合后又可以减去某些色光,因此最后呈现的色光被减弱。

减色法的三原色为: 黄色,品红,青色。按照减色法混合原则,白色包含了所有颜色,只要从白色中去除了某一种或几种颜色,那么我们能观察到的就是剩下的那些颜色的混和。例如:红色=白色-青色; 蓝色=白色-黄色; 绿色=白色-品红。

操作说明

1.   将各种色板放在白光展台上;

2.   把不同颜色的色板叠加在一起,观察重叠部分的颜色变化。


1

扩展阅读

搭建潜望镜

科学原理 光的反射有一个基本特征,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。通过调整展项中设置的反光镜的角度,可以将入射光传递到目标位置的光学传感器上。 操作说明 1. 按下启动按钮; 2. 旋转反光镜、使光线经过若干平面镜反射到上部目标传感器上; 3. 尝试通过不同的平面镜路径反射,将光线反射到目标传感器上。

光学迷宫

科学原理 当光照射到人的身上,再被反射到镜面上时,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,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,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。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,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。虚像与物体等大,距离相等,所以像和物体以镜面为轴对称。 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,光学迷宫中设置了很多复杂的分支通道,只有掌握了光学反射的相关知识,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找到准确的线路,更快地走出迷宫。 操作说明 1. 进入迷宫开始挑战,在镜子间找到通道不断前行; 2. 利用光学反射的相关知识,仔细分析哪条路是真实可行的; 3. 不要被虚拟的幻象迷惑,找到正确的通往出口的路。

八音琴水车

水轮使水的势能或动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,它的诞生是水力进入应用领域的关键环节。

共振环

科学原理 物体本身都存在一个固有的振动频率,这个固有频率由物体的材料、形状、质量分布等因素决定。如果外界强加给它刺激的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,就会发生共振。喇叭发出的声波推动金属环作受迫振动。在大多数频率上,不同方向的声波峰值并不相同,它们互相削弱,因此金属环的振动幅度不大。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频率上,两个方向的声波峰值是重合的。在这种情形下,声波会互相叠加,使金属环剧烈振动。 操作说明 1. 调节频率旋钮, 逐渐改变频率大小,观察每个圆环的振动情况; 2. 尝试找到使各个金属环振动最大的那个频率。

动物的伪装

科学原理 生物的保护色、拟态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。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,为了适应生存环境,形成了形形色色功能不同的自我保护能力。 参与动物伪装小游戏,看一看你能不能找到隐藏的小昆虫呢?共有15种昆虫等你去发现:竹节虫、枯叶螳螂、枯叶蝶、蚁舟蛾、点蜂缘蝽、顶瑕(xía)螳、蚁形甲、露螽(zhōng)、蚜蝇、桑虎天牛、透翅蛾、食虫虻(méng)、短毛斑金龟、纺织娘、兰花螳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