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波看得见
科学原理
拨动吉他弦,琴弦和木质外壳共振使大量空气分子跟着振动起来,引起周围空气发生压缩和膨胀,使空气沿传播方向发生疏密变化,形成声波。转轮上的一条条白带在转动时,就好像闪光灯一次次闪亮。在人眼视觉暂留的作用下,振动的琴弦在一个个局部被“冻结”,在视网膜上叠加形成新的状态,就好像看到了声波。
操作说明
1.转动转轮,使它能保持短时间的自行运转;
2.拨动吉他弦,使琴弦振动;
3.以转轮表面横向白色条纹为背景,观察拨动琴弦后产生的声波的形状。
扩展阅读

声驻波
科学原理 驻波是由振幅、频率、振动方向均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而成的。由扬声器发出的入射声波在管内的另一端发生反射,并与入射声波叠加形成驻波。声波的振动激发小球颗粒的振动,我们可观察到驻波的特点:在两波重叠处合成各点的振幅,其中叠加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,此处振动最激烈;振幅最小的点称为波节,此处静止不动,振幅为零。 操作说明 1. 按下启动按钮; 2. 通过按下“频率+”、“频率-”按钮,调节频率大小; 3. 观察三根管中的驻波,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

海洋球
既起到保护作用,又可以让小朋友把小球当作武器互相投掷。

炮塔

保卫科技馆
展项采用增强现实(简称AR)技术,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。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,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,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,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、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,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。

静电碰碰球
科学原理: 展品由中心电极、金属小球、接地的金属板三部分构成。当按动按钮时,中心电极带正电,由于静电感应,金属小球靠近电极一侧带负电荷,远离电极的一侧带正电荷。中心电极对负电荷有吸引力,对正电荷有排斥力。由于负电荷离中心电极距离更近,所以吸引力大于排斥力,金属小球就会滚向中心电极。当金属小球与中心电极碰撞时,负电荷被中和,此时金属小球带正电,由于同性相斥,金属小球远离中心电极。当金属小球与接地的金属板碰撞时,正电荷被导入地下,此时小球又恢复电中性,如此往复。这件展品向观众展示了感应起电、接触带电以及静电所具有的同性相斥、异性相吸的原理。 操作说明: 按动按钮,观察小球的运动。